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药品集采常态化 推动药企加速创新!

药品集采常态化 推动药企加速创新

时间:2025-07-07 05:13:05 来源:青丝白马网 作者:时尚 阅读:424次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张敏

7月13日,药品备受关注的集采第七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药品集采)公布拟中选结果。笔者注意到,常态与以往批次不同,化推今年的动药药品集采有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是整体降价相对温和。本次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企加而比较来看,速创第五批平均降价56%、药品第四批降价52%。集采出现这一情况的常态原因是,当下地方集采和国家集采同步推进,化推本次国家集采的动药部分品种已经纳入地方集采,价格水平已经下降;此外,企加经过多轮集采,速创企业竞争更加理性。药品

其二是供应更加多元,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此次总计295家企业的488个产品参与投标,217家企业的327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投标企业中选比例为73%,平均每个药品品种有5.4家企业中选。第七次国家药品集采还首次引入“备供企业”机制,实现一省“双供”,防止出现部分企业恶意报价、凭借低价中标后又断供的现象。

与以往批次“剧情”相似的是,集采的“鞭子”效应再次显现:竞争力较差的药品,其价格厮杀依然激烈。例如,胃酸药物奥美拉唑注射剂被业界称为集采“卷王”,此次有20余家企业拿到“入场资格”,最终入围企业数只有10家,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标价为0.694元/瓶;抗感染类药物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有17家过评,最终中选企业仅有10家;流感特效药奥司他韦胶囊的最终中选企业为10家,最低报价为0.99元/片。

对此,有企业人士表示,从报价来看,“利润空间已经大大压缩”。

在笔者看来,随着国家和地方层面集采常态化进行,集采的“鞭子”效应将更加明显:不合理的药品价格水分将被挤出。如果企业没有充分准备,完善产品管线、储备优势产品,掉队是迟早的事情。

在国家鼓励创新的大背景下,我国医药创新步入快车道,医药研发投入、在研新药数量、获批创新产品呈现逐年快速递增态势。其中,2021年我国创新药和器械获批上市数量创新高,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

集采将促使创新药物的医保支付空间大大提升,鞭策企业更加重视“首仿”药品及新药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管线和储备重磅产品。如此,企业会更有内生增长力。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前8月中国百城新房价格累计涨0.14% 宁波、西安、成都涨幅居前
  • 科技部:“十四五”末国家高新区数量达220家左右
  • 直面蜜雪冰城,喜茶的下沉大战
  • 10天8板、4连板……Web3.0牛股频出!又是一字跌停,昔日千亿白马遭机构抛弃!
  • 小米经调整净利润为21亿元 智能电动车业务费用8.29亿
  • 美国10月CPI大幅回落至7.7%,后“沃尔克时代”美联储最快加息周期拐点将至?
  • 迅雷发布Q3季度报:总营收8830万美元,同比增长47.1%
  • 裕元集团前10个月综合累计经营收益净额约77.086亿美元 同比增长9.2%
推荐内容
  • 越秀地产:越秀“鲲鹏”突击队:守护广州,我们同在
  • 平均降超50% 第七批次国家集采中选药品本月执行
  • 2022成都第106届全国糖酒会专业观众证使用规则
  • 金融壹账通三季度亏损收窄至1.3亿元,叶望春辞任执行董事
  • 梦洁股份因涉嫌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 Upstart盘前跌超4% 机构下调目标价至12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