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拜登亚洲行想启动这个“经济框架”遏制中国?专家: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拜登亚洲行想启动这个“经济框架”遏制中国?专家: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时间:2025-07-06 20:07:37 来源:青丝白马网 作者:知识 阅读:411次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白云怡 刘欣 张婷鸽】本周,经济框架美国总统拜登将开启其上任以来的现实骨感首次亚洲之行。分析认为,拜登在俄乌战争持续的亚洲背景下,拜登此次亚洲行试图释放“对抗中国仍是行想想丰美国外交政策重点”的信号,并启动其主导的启动“印太经济框架”,弥补华盛顿“印太战略”中的个遏国专经济短板,拉拢中国周边更多国家。制中

拜登 资料图

相关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指出,家理在拜登此次亚洲行期间,经济框架美国不排除围绕台湾问题做更多小动作,现实骨感并在美日会谈等场合就台湾问题做出更进一步的拜登立场表达,以试探和挑衅北京的亚洲底线。一旦这种情况发生,行想想丰中国必须释放更加清晰坚决的启动警告信号。至于所谓“印太经济框架”,由于没有市场准入、税费优惠等实际内容,该框架的可持续性和潜力都要打一个大大的折扣。美国用经济手段拉拢亚太国家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据白宫公布的行程,拜登将先后访问韩国、日本两国,并参加由日本举办的“四方安全对话”峰会。媒体公开报道显示,拜登上任以来共出访三次,目的地均是欧洲。此次韩日之行是拜登上任16个月以来首访亚洲,其意图非常明显,即打破“美国忙于欧洲事务”的印象,向外界传递其“战略中心仍在亚太”“最重要的对手仍是中国”的信号。

据《南华早报》报道,由美国52名参议员组成的两党团体在18日即拜登出访前夕,共同签署一封给拜登的信,敦促将台湾纳入印太经济框架。同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18日应约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通电话。据新华社报道,杨洁篪在通话中立场强硬,他强调,“如美方执意打‘台湾牌’,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必将把局势引向危险境地。”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副所长袁征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俄乌战争的爆发并不意味着美国的战略重心会转移至欧洲。事实上,美国外交的重点仍是推进“印太战略”。

他分析认为,台湾是华盛顿整个“印太战略”的一张“牌”。在拜登此次亚洲行中,美国非常可能在台湾问题上搞出更多“小动作”。上述议员的联署信,很可能是和白宫的一种“配合”,为拜登在台湾问题上进一步动作“做铺垫”。在美日领导人峰会上,两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挑衅性表述有可能会更进一步。

“美国议员提出的‘把台湾纳入印太经济框架’也是一种试探。”袁征表示,“如果中国的反应足够强烈,美国就缩回去,如果中国的反应一般,他们就再前行一步,直至掏空一个中国政策,建立实质性的美台‘外交关系’。在这一背景下,杨洁篪主任作出强硬的警告是必须和必要的。”

公开资料显示,“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2021年10月出席东亚峰会时首次提出的概念。据《华尔街日报》称,该架构旨在与亚太国家建立经济联系,解决数字贸易、供应链复原力和环保技术等问题。不过,更多分析认为,该框架本质上是美国试图制衡中国的又一举措。

“拜登的亚洲政策缺少经济上的参与。”报道援引布鲁金斯学会学者、前奥巴马政府官员杜大伟的话形容该框架的目的称,“中国正在制定新的贸易协定并加大参与力度,美国却没有行动。亚洲国家总体上对孤立和遏制中国不感兴趣,也不希望发生新冷战。”

“印太经济框架”的启动是此次拜登亚洲行期间外界最关注的议题之一。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拜登将与韩国总统尹锡悦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经济会谈,作为华盛顿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正式启动程序的一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所谓“印太经济框架”本质上依然是一个战略安全合作框架。根据目前该框架披露的内容,其中涉及到经济合作的内容并不符合市场规律,更多依然是地缘政治的内涵。

“比如,它没有涉及到美国市场的准入,没有税费优惠,那么这个经济框架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所以这一经济框架到底有多少可持续性,后续潜力有多大,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许利平称,白宫无法为该地区国家提供可行方案替代它们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我认为美国想用经济抓手笼络亚太国家,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日均新增2.22万例,为何疫情居高不下?低风险区怎样防控?医院发生疫情是否封控?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巨大
  • 金风科技马金儒:ESG已深度融入企业整体运营中
  • 金融科技巨头繁德信息技术拟裁员数千人 以重塑成本结构
  • 传音高端机型Tecno Phantom X2系列确认12月7日发布,搭载天玑9000
  • 因凡蒂诺的反击
  • 高盛: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2024年结束前不会低于4%
  • “中字头”发力大涨,机构看好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成长
  • 全球都在问——美国通胀何时才能降温?实际情况有些复杂
推荐内容
  • 英国监管机构将对苹果、谷歌涉嫌垄断移动生态系统开展调查
  • 11月23日财经早餐: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增加,金价脱离近期低位,美元和美债收益率回落
  • 稳工业扩需求 四季度稳经济政策效能加快释放
  • “沙特全国放假一天”上热搜,网友:慕了
  • 小米三季度营收705亿元,净利润21亿元,业绩环比改善
  • 硅谷裁员潮继续!惠普宣布未来三年裁员4000到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