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媒体评论:最需要接受性格测试的是总搞奇葩招聘的企业!

媒体评论:最需要接受性格测试的是总搞奇葩招聘的企业

时间:2025-07-08 00:24:52 来源:青丝白马网 作者:休闲 阅读:808次

“笔试、媒体面试都过了,评论葩招聘性格测试却没通过”“测评结果显示我忧虑指数高,最需不适合这份工作”……7月,接受正值招聘季,性格在一些求职论坛中,测试不少人分享出自己因性格测试没通过而求职失败的搞奇经历。今年4月,企业MBTI人格测试的媒体相关话题登上热搜。这种性格测试以4个维度组合出16种人格,评论葩招聘并被一些企业用在招聘时对求职者进行人才画像。最需

MBTI人格测试此前在国内的接受社交平台上,着实是性格狠狠火了一把。以至于有这样一种说法——“据说,测试这世界上只有信MBTI的搞奇人和没测过MBTI的人……”

不过,这种在年轻人当中火爆的人格测试,更像是一种社交游戏。它的流行程度,与其科学性并不能画等号。有心理学专家就认为,时下那些能够“出圈”的性格测试,并不是说它的科学性强,而主要是其在商业推广方面做得比较成功。而当它被引入严肃的职场招聘中,其科学性、合理性就更需要经受检验。

MBTI这门源自国外的人格测试被应用于招聘中并非是一些企业的首创。公开信息显示,MBTI曾经在一些国家被普遍应用于招聘考核、高校面试、官员录用甚至是牧师任命的场合中。但是,自诞生之日起,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就始终引发外界的疑问,甚至被称为“披着羊皮的狼”。

值得注意的是,它在职场中的“应用”,有一个特别的背景,即2000年以来,一些国家的失业率有所上升,企业无法处理大量的求职申请,于是为了简化招聘提升效率,因而越来越将MBTI等性格测试引入筛选渠道。

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是否有企业为了提升招聘效率,故意用 MBTI人格测试对应聘者进行筛选。

一方面,在性格测试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都存疑的情况下,简单地将人分为内向型、外向型,并据此以标签的方式判断一个人是否胜任某项工作,这本身是武断的。甚至,一些应聘者面试、笔试都过了,最后仅仅“输”在了可疑的性格测试上,这背后的公平问题不容忽视。

另一方面,如专家所指出的,这类测试中很多问题都涉及与劳动合同无关的个人隐私,其实也对被测试者构成一种冒犯,甚至造成权益伤害。

近年来,职场招聘中的各式奇葩要求,从问星座、血型、三围,到问是否有狐臭、养宠物及恋爱经历等等,可谓层出不穷。

这些招聘之所以被称为“奇葩”,就是它所要求提供的信息,多数都与岗位要求没有直接关联,其中一些更是明显属于个人隐私,部分招聘单位几乎是“随心所欲”地要求应聘者“全盘托出”,实际上反映的是求职者与企业之间在地位上的明显失衡。

这一来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变化有关,二来还是与相关法律对于就业公平的保障力度不足有直接关系。说得更通俗一点,即便大家都觉得很多奇葩要求是不合理的,甚至是荒唐的,但也多仅限于舆论层面的批评,求职者要真正维权,却并不容易。

企业对求职者的百般“审视”和“测试”,或也反映出如今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的某种异化倾向。

要知道,人力资源管理本身有着自己的专业性,而现在不管是引入性格测试,还是问星座、血型,都意味着一些HR们把自身的专业性让渡给了一种可疑的“亚文化”,这既是把求职者当成了工具化的测试对象,忽视了人的复杂性,也是对自身专业性的一种矮化。它与一些公司平时对员工的“强监控”管理,实际上是一体两面,都在提醒我们构建一个公平而带有温度的就业环境、职场环境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三大突破
  • 圆通速递涉“45亿”条信息泄露传言股价闪崩 投诉量约10万条“加盟制”隐忧难解
  • Meta将在Facebook和Instagram推出付费认证服务
  • 消费赛道热起来 一级市场投资迎窗口期
  • 高途:美国证监会相关调查已经结束
  • 克莱斯勒召回部分进口牧马人4XE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控制模块存在安全隐患
  • 扎哈罗娃真的有俄式幽默吗?得问法德……
  • 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支撑美债利率
推荐内容
  • 开国少将杨永松逝世 1955年授衔将帅全部离世
  • 稻草熊娱乐公布已解决股权高度集中情况
  • 存量房贷难降?先要算算这笔账
  • 光大期货0220趋势观察:玻璃需求的实际兑现是后市关键
  • 建还是不建?台媒关注台积电是否在美设3纳米晶圆厂
  • 热度不减!冬奥遗产惠及民众 我国冰雪经济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