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北京:“十四五”末,核心区0.9公里找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北京:“十四五”末,核心区0.9公里找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时间:2025-07-06 15:27:42 来源:青丝白马网 作者:休闲 阅读:861次

“十四五”末,十四五北京平原地区将建立3公里找到桩、北京核心区0.9公里找到桩的末核公用充电设施网络,实现“好找好用”。心区新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近日印发《“十四五”时期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规划》的公里通知。规划针对供需矛盾尖锐、源汽潮汐特性明显区域,车充提出“鼓励推广移动充电车等充电方式解决充电难问题”。电桩同时,十四五规划要求引导用户错位错峰充换电,北京研究居住区充电“分时电价”政策,末核通过数智化控制手段提升电网综合使用效率。心区新

“十三五”时期:

充电桩数量增至23万个 私人自用桩随车配建比60%左右

2015至2020年,公里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从3.6万辆快速增长至40万辆的源汽背景下,北京充电桩数量由2.1万个增长至23万个,车充换电站数量由5座增长至159座,形成了桩站适度超前、车桩(站)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已形成全市平原地区平均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的社会公用充电网络,其中中心城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延庆冬奥区域等重点区域建成区充电服务半径已小于0.9公里。

其中,在北京私人小微客车固定车位配建比为30%左右的情况下,私人自用桩随车配建比达60%左右,随着私人自用桩建设保障的增强,具有固定车位的车主购买新能源汽车意愿大大增强。社会公用充电桩充电效率持续提升,快充桩占比由2015年底的33%提升至2020年底的65%,推动实现冬奥区域场馆充电桩全覆盖、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快充桩全覆盖。

“十四五”时期:

力争充电桩总规模70万个 换电平均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

预计“十四五”时期,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将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从既有的40万辆进一步向200万辆跃升。充电桩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将通过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技术的有机融合,到2025年,北京基本建成与2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匹配、充换电设施高效有序利用、跨部门一体化协同、行业实现数智化升级的充换电设施体系。

在总体规模上,到“十四五”时期末,力争北京充电桩总规模达到70万个,其中居住区自用和公用充电桩达到57万个,单位内部充电桩达到5万个,社会公用充电桩达到6万个,业务专用充电桩达到2万个;换电站规模达到310座。

在服务半径上,到“十四五”时期末,北京平原地区建立3公里找到桩、核心区0.9公里找到桩的公用充电设施网络,实现“好找好用”;实现换电平均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

在充电结构上,到“十四五”时期末,中心城区社会公用桩快慢充比例不低于2:1,其他地区社会公用桩快慢充比例不低于1:2。

重点任务聚焦:

1.供需矛盾尖锐区域鼓励推广移动充电车

对于新建小区,落实房地产开发企业主体责任,严格按照规划和设计要求配建停车位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预留安装条件时需将管线和桥架等供电设施建设到车位,以满足直接装表接电需要。对于存量小区具备条件的固定车位,按照“应装尽装”的原则加快弥补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对于老旧小区,将补建停车位及充电桩纳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完善类项目。鼓励在小区公共区域及周边场所,按照一定比例配建直流快充公用充电桩,给予补助支持。鼓励私人桩共享模式,鼓励具备有序充电控制功能的智能充电桩建设。

对于供需矛盾尖锐、潮汐特性明显区域,鼓励推广移动充电车等充电方式解决充电难问题。

2.单位内部充电设施鼓励错时开放共享

鼓励具备条件的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结合实际需求,利用单位内部停车场资源,配建快慢结合的充电设施,给予建设补助。

鼓励充电桩运营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设置充电服务费,鼓励单位内部充电设施错时开放共享。

3.鼓励充换电一体站建设发展车电分离模式

推进换电站规划选址工作,遴选储备符合条件的建设场地,完善换电站建设运营管理程序,优化换电站空间布局。对符合条件的换电站给予运营补助,鼓励充换电一体站建设和车电分离模式发展,引导充电和换电模式协同发展。

鼓励换电企业对随车电池和换电站电池进行统一管理,推动主要领域形成统一的换电标准。鼓励电池梯次利用,促进退役电池在电网协同中进行应用。

4.居住区充电将研究“分时电价”政策

推动预约充换电在热点区域公用充换电设施试点示范,培养用户预约行为习惯,掌握用户需求特征,引导用户错位错峰充换电,提高设施利用率。研究居住区充电分时电价政策,通过数智化控制手段提升电网综合使用效率。

5.充电产生停车费有望多方共担

探索将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情况纳入公共停车场考核要求,引导停车管理单位对充换电设施开展一般性看护,推动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专用泊位,落实公共停车场充电专用泊位管理责任。

大力推行停车费、电费和服务费的一体化结算和套餐优惠。针对充电产生的停车费用问题,研究探索充电桩运营企业、停车场运营企业、用户等多方共担模式。

(责任编辑:综合)

相关内容
  • 竟敢掩盖不良贷款!踩雷隆鑫后,重庆农商行因9项违规被罚超千万
  • 苹果Apple Watch Series 8渲染图曝光 有望采用新型设计
  • 北京2人持假护士执业证采集核酸被查
  • 广州启动营商环境5.0改革 一季度经济“稳中有进”
  • 家电龙头抢滩中东非!前十月家电业出口卡塔尔增速超10%
  • 车企追逐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比亚迪再推售价近30万车型
  • 可持续发展必经之路:新能源汽车“心脏”有序回收
  • 美官员称美国欧洲驻军规模未来将保持在10万
推荐内容
  • 保尔森基金会戴青丽:应把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纳入财政政策
  • 马斯克学得了张小龙吗?
  • 天津东丽区新增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 网红张某某(17岁),行拘!永久封禁
  • 快讯!欧洲议会通过决议认定俄为“支恐国家”,扎哈罗娃回应
  • 世卫组织: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 天花疫苗对其有效性高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