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用法律给天降“红码”一个说法

综合 2025-07-09 08:58:33 599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6月13日,红码网络流传的北京信息显示,前往郑州沟通村镇银行“取款难”的商报储户被赋“红码”。14日下午,用法河南省卫健委回应称:接到外地来豫储户被赋红码的天降投诉,正调查核实。个说

据媒体报道,红码这些健康码突然变红的北京人,有一个共同的商报身份,即河南一些村镇银行的用法储户。只要是天降储户,哪怕不去河南,个说扫一下郑州车站的红码场所码,健康码就会变红,北京但其他人扫了就不会发生这样的商报怪事。

根据河南省健康码赋码规则,确诊病例、密接隔离、特殊工作人员、境外入境以及高风险地区来人等可以赋予红码。从规则上来看,现在被赋予红码的人似乎哪条也对不上。

规则之外,本该用于疫情防控的健康码,为何会针对某一特定人群出现红码,令人费解。舆论最忌惮的便是健康码作为他用。今天可以因为取钱的问题赋红码,明天就可能因为别的事赋红码。理由不同,但殊途同归。在法律框架之外,被基层滥用于与防疫无关的其他治理目标。

健康码关系居民个人隐私,成为传染病学流调工作的重要工具。而健康码颜色切换,对应不同风险等级,直接关系着居民日常生活。居民让渡隐私维护公共利益,只能服务于有法可依的防疫需要,而不是个别单位的为所欲为。

政府部门、疾控机构、社区、单位、公共场所等各类组织都成为法律上或事实上的确诊病例信息采集主体,所有主体都有确保居民隐私不被泄露、个人信息不被违规使用的责任。

没有依据被赋“红码”,无论是否存在健康码被用作其他,都不能一直悬在空中。从天而降的红码是谁决策的?程序和理由是什么?在储户、银行、政府防疫部门三者之间,原本正常的存储行为、防疫要求,为何变了样?

如果真出现为了其他目的调控健康码限制特定人员流动,则是违反防疫法规,有关部门必须彻查真相,严肃处理,彻底追责,给公众一个明确的说法。

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有效而及时回应,只会后患无穷。不仅会损害健康码的威信,甚至将防疫与社会生活对立起来,损害公众对防疫的支持。

大数据赋能之下的健康码,不能逾越法治的边界。“专码专用”是使用健康码的基础,健康码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行政权力的滥用之处。

要保护公众个人信息,防范健康码中的个人信息免遭泄露或滥用,就需要加强对健康码的管理,在用健康码进行疫情防控的过程中,要坚持合法性、正当性和必要性的原则。

健康码服务于疫情防控,并且只能“精准”服务于此。防疫依法依规是全体民众共同参与防疫的共识,也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治理共识。

来源:北京商报

本文地址:http://flash.householdtv.com/html/812e39798790.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恩捷股份“惊魂”24小时:起底李晓明兄弟的资本往事

新井煤业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内蒙古已开展露天矿重大隐患巡查

张勇:受益于供应链和履约能力建设 飞猪国内机酒业务恢复速度大幅好于大盘

美国副国务卿:美国不打算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装备

五道口金融学院周道许:金融科技安全是整个金融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大讯息!注册制全面落地,投资必须了解的知识有哪些?

拼了!上市公司扬杰科技斥资千万,为员工买房提供无息借款

银保监会: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