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聚焦进博会|美妆业“大卷”:国际品牌投资本土品牌,本土企业收购外资品牌!

聚焦进博会|美妆业“大卷”:国际品牌投资本土品牌,本土企业收购外资品牌

时间:2025-07-07 18:23:59 来源:青丝白马网 作者:娱乐 阅读:810次

各大国际美妆品牌不仅与往年一样带来了一系列黑科技产品,大卷同时也分享了本土化投资的聚焦进博进度。

在今年的妆业第五届进博会上,各大国际美妆品牌不仅与往年一样带来了一系列黑科技产品,国际同时也分享了本土化投资的品牌品牌品牌进度。不仅如此,投资还有已经被纳入中国企业麾下的本土本土外资化妆品品牌也一同在进博会上秀实力。

加码本土化生产

“我们看到中国市场有着巨大的企业潜力,中国市场正日益呈现出精致化、收购高端化、外资追求高质量和创新的大卷趋势。我们从全球引进了许多创新,聚焦进博但同时中国也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灵感。妆业关于‘中国化’,国际我相信这和消费者紧密相关。品牌品牌品牌今天的消费者更关注产品是否‘为消费者而生’,而非在哪里生产。他们更关注产品是否符合需求,而不是产地。”近日,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在接受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

目前欧莱雅集团旗下既有国际品牌,也有许多本土品牌。比如适乐肤CeraVe品牌,曾经是通过进口带来该品牌的产品,现在适乐肤CeraVe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据费博瑞介绍,在本土化生产的过程中,首先会确保在全球各地所有的生产标准都是一致的,从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也会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灵活性、以及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

作为连续五届最大的日化行业参展展商,今年,欧莱雅集团主展台分为五大展区,共展出225个展品,总数创新高。本次欧莱雅展台的亮点要数几大首发美妆科技产品了——YSL圣罗兰“电波穿香室”(YSL SCENT-SATION)、兰蔻菁纯臻颜双重光学美容仪、“家用染色魔发棒”Colorsonic,以及进博首秀的兰蔻Skin Screen肌肤检测仪。

25年间,欧莱雅持续在中国市场进行投资。除了进行本土化生产以外,今年五月份,欧莱雅在中国市场设立了首家投资公司上海美次方投资有限公司,且已经对中国本土高端香水香氛品牌闻献DOCUMENTS进行了投资。

另一国际化妆品品牌雅诗兰黛集团也已连续第四年参加进博会。此次进博会上,雅诗兰黛集团带来了旗下15个在中国销售的品牌和一些即将引入中国市场的品牌。而雅诗兰黛带来的“黑科技”譬如Vapometer经表皮水分流失测试仪,可以解读皮肤屏障功能,帮助消费者更好地选择护肤品;Moisture Meter SC皮肤水含量/保湿度测试仪,通过检测皮肤角质层水含量,来评价护肤品的保湿功能和强度。

雅诗兰黛集团在2020年第三届进博会上签约落户的中国创新研发中心,将在今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

此外,来自韩国的化妆品企业爱茉莉携旗下七大品牌、精选500余件展品、近20款新品亮相进博。今年正值中韩建交30周年,也是爱茉莉太平洋进入中国市场30周年。

中国是爱茉莉太平洋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自1992年以来,已先后引入雪花秀、兰芝、梦妆、悦诗风吟、芙莉美娜、吕、魅尚萱等知名品牌。

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黄永慜表示:“中国经济展现的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让我们为之赞叹,我们也会抓住每一个机会,继续以进博速度进行美妆产品和研发技术的迭代,源源不断将海外的潮流新品、美妆科技、数字化体验和可持续风尚带到中国市场,拥抱中国市场新机遇。”

中国本土美妆品牌崛起

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并且在世界所有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化妆品行业发展最快。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个人消费开支增加,中国的化妆品市场于2017年至2021年呈现快速增长。按零售额计,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6305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94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7%。预计2022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市场规模(按零售额计)将达到10405亿元。

在此背景下,中国市场涌现出一批批中国新锐美妆品牌,譬如逸仙电商旗下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完美日记、成立于2017年曾凭直播电商走红的品牌花西子、主打年轻人的护肤品牌一叶子。

不仅如此,头部品牌已经开始收购国际品牌了。在本届进博会上,就有中国的化妆品企业带着旗下收购的国际品牌来参展。

成功孵化出美妆品牌完美日记的企业逸仙电商第二次参加进博会来,本次进博会现场展示了旗下高端科技护肤品牌Galenic法国科兰黎、源自英国的SPA级奢养护肤品牌EVE LOM的新品。

继去年进博会与上海瑞金医院、科丝美诗、莹特丽三家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及上下游合作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后,今年,逸仙电商与中山大学正式签署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持续在精准护肤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那么,国际大牌又如何看待并应对中国后起之秀的挑战呢?

“首先任何一个市场都会存在本土品牌的竞争,无论在中国市场,还是全球的任何一个市场。”费博瑞认为,“但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这样的环境也是一种机遇,孕育着更广阔的美妆市场。从这一角度来说,竞争推动着更高质量的产品创新,这对消费者和市场而言都是好事。在中国,美妆市场仍然具有很大的潜力,这意味着我们不需要与同行进行激烈竞争,而是大家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美妆产品,从而促进市场的不断增长。”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开国少将杨永松逝世 1955年授衔将帅全部离世
  • 中国国家博物馆6月7日恢复开放
  • 城投债担保“强弱组合”效力分化考验机构掘金能力
  • 贵州:推动实施一批烟草行业项目建设,争取国家烟草大数据中心落户贵阳
  • 四川银行业总资产超13万亿元 居西部首位
  • 江门海关原副巡视员王洪被查 2019年5月提前退休
  • 2017至2021年中国办理涉烟犯罪案件4.3万起,案值超千亿元
  • 一位海淀妈妈的崇礼隔离日记
推荐内容
  •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加快构建与国际相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 云南省教育厅:已成立工作组调查“网传罗崇敏发表有关言论”
  • 能源涨价 英国今夏面临黄瓜和甜椒短缺
  • 广西出台稳外贸促增长三十三条措施
  • 银行理财产品波动加大 特定养老储蓄也是好选择
  • 冷泡茶盯上“不喝奶茶”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