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证券时报头版:基建类投资“挑大梁” 发挥好宽信用头雁效应!

证券时报头版:基建类投资“挑大梁” 发挥好宽信用头雁效应

时间:2025-07-07 02:30:26 来源:青丝白马网 作者:焦点 阅读:238次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从目前国开行、挑大梁农发行和多家国有大行披露的证券资信息看,8月以来,时报国开行、头版农发行的基建基础设施基金加快项目落地节奏,多家国有大行陆续跟进信贷投放。类投

在7月多项经济指标回落的挥好情况下,基建投资增速可谓格外亮眼。宽信在当月新增信贷中,用头雁效亦有不少分析认为,挑大梁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投放就是证券资由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的时报基建类信贷项目“挑大梁”。这种趋势在8月后会更明显。头版

随着巩固经济回升基础的基建政策继续加力,三季度的类投宽信用力度相信会走出7月的低迷,整体保持平稳有力。这背后则离不开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所发挥的头雁作用。

可以预见,宽信用头雁效应仍存空间。在3000亿元基础设施基金的有序带动下,撬动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等银行信贷资金的跟进投放,未来几个月以基建项目为代表的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投放有望保持高位。尤其是三季度历来是下半年基建项目施工、信贷投放的有利时段,抢抓三季度施工旺季的时间窗口,将成为下半年基建投资继续发挥稳经济重要作用的关键期。

今年3月以来,受到超预期因素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利于实现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就业、促进消费的综合效应。特别是在当前私人部门有效需求低迷的背景下,政府引导加大投资力度,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

在当前超200万亿的全部人民币贷款余额中,基建领域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近两成,房地产贷款则占近两成半,二者均是存量人民币贷款的主力。后者因行业遇冷面临着融资扩张乏力的现状,因此,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下,基建领域发挥信用扩张牵引作用,有利于保持信贷增长总量平稳。不过,在短期稳定信贷增长总量的同时,也应放眼长期,注重信贷结构优化的久久为功。

随着城镇化进程边际趋缓和房地产长周期趋势演变,过去量级较大的基建贷款和房地产贷款需求减弱是大势所趋。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要求,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一方面,应继续通过基建投资等传统领域的信用扩张,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为新兴增长点的培育争取时间;同时,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投向高端制造业、绿色投资等经济转型重点领域,使金融对实体经济新增长点的支持质量和适配性稳步提升,这也是央行所谓“破立并举、慢破快立”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八部门印发五城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 明确畅通科创企业上市融资渠道
  • 6G研发进展如何?如果6G能成功,专家认为要感谢5G
  • 本轮疫情以来,上海机场8000余人封闭作业保障货运稳定
  • 北京小区封管控时间、解封条件有哪些具体要求?一图读懂
  • 重点整治“代理退保”黑产
  • 教育这十年 | 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
  • 宁圣国际2021年同比扭亏为盈 营收同比增长280%
  • 高盛:本轮粮食涨价影响的七问七答
推荐内容
  • 肖远企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的讲话
  • 别说外国人不吃小龙虾!吃了219年的美国人正因涨价发愁
  • 南京大牌档起诉合肥两家“大牌档”餐饮店侵权律师:关键看相关公众对“大牌档”的认识
  • 4月新能源车销量与股价齐跌 但电池原材料价格已回落 行业已迎来转折点?
  • 广发证券:维持微博-SW买入评级 合理价值221.6港元
  • 俄罗斯外交部:乌克兰方面事实上退出了俄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