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多孩不同校,家长接送难:“长幼随学”完善多校划片!

多孩不同校,家长接送难:“长幼随学”完善多校划片

时间:2025-07-06 23:00:53 来源:青丝白马网 作者:娱乐 阅读:750次

原标题:多孩不同校,长幼随学家长接送难:“长幼随学”完善多校划片

母亲送双胞胎孩子上学

半月谈记者 袁秋岳

“二胎家庭,多孩多校两个孩子在两个学校,不同妈妈一人难接送”……因“多校划片”招生政策,长接同一家庭的送难多名子女可能就读不同的学校,正使多孩家庭面临接送难题。完善对此,划片四川成都出台“长幼随学”政策,长幼随学让亲兄弟姐妹能够就读同一学校,多孩多校以减轻多孩家庭养育负担。不同这项政策落地效果如何?长接

多子女接送不再是难题

“如果一家3个孩子被抽签到3所不同学校,家长有三头六臂也无法同一时间接送,送难这无疑增加家庭的完善接送负担,怎么鼓励生育?划片”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放开三孩政策,长幼随学必须同时减轻家庭的生育、养育与教育成本。

2021年1月,成都市教育局出台实施多子女入学新政。明确家长可自愿申请“双(多)胞胎绑定”电脑随机录取,因摇号导致多子女可能就读不同学校的,也可申请其他子女与已入学子女就读同一学校。

目前,成都市已安置1525名多子女就读同一学校,落实2335对多(双)胞胎绑定摇号就读同一学校,为近4000个家庭提供了接送便利。

成都市石室中学初中学校(青龙校区)的学生家长唐小华独自抚养一对相差一岁多的姐妹,是新政策的第一批受益人。“太幸运了,操作流程十分简单,填一张单子就搞定。”唐小华说,如果两个孩子不在同一所学校,接送将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招生公平不可动摇

要满足多子女入学同一学校,就意味着要改变现有入学招生政策。在此过程中,难免有争议和矛盾。有人曾特意致电成都市教育局,质疑多子女家庭是否会挤占未享受政策家庭的学位,尤其是在学位紧张的热点学校;也有人担心该政策是否存在投机漏洞。

成都市教育局普通教育处处长石斌说,为确保公平,成都市教育局进行了多次调研和论证。从问题征集,调查讨论,再到方案制定与完善,都有市民全程参与。

比如,成都市教育局规定,如果哥哥姐姐属于特殊原因入学等非政策录取学生,弟弟妹妹便不能享受此优惠政策。学位供给紧张的学区可实行一套房屋优先解决一个家庭的户籍适龄儿童就近划片入学,其他迁入的适龄儿童统筹安排入学。

在实际操作中,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尽可能堵住漏洞。成都市教育局普通教育处的工作人员介绍,此前曾有双胞胎家长分别给两个孩子摇号,企图根据摇号结果择优选校。这样的操作也被认为是无效的。若家长希望两个孩子绑定入学,则需要在报名时就申请绑定摇号。

优质均衡方是长远之计

多孩不同校难题源于“多校划片”,而“多校划片”则源于学校之间教育水平的不均衡。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还是需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

2014年,成都市启动义务教育学区制建设试点工作,统筹学区内教育设施设备、场地,实现学区内学校间软硬件设施共享;推进“县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鼓励以学区为单位组织开展教师跨校竞聘工作;鼓励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在学区内走教。石斌说,正是因为成都市近年来不懈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才使得这项多子女入学政策得到家长认可,顺利实施。

目前,成都正推进“高品质倍增工程”,计划到2025年,让全市中小学优质学校覆盖率达到70%以上,让更多孩子都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熊丙奇认为,当学区内所有学校办学条件、质量都差不多后,可以探索实行单校划片入学,进一步消除择校焦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实行多校划片入学政策的同时,切实缩小学区内学校之间,以及学区与学区之间的办学质量差距。这需要地方政府继续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央行拟规范金融控股公司  关联交易行为
  • “员工和HR互殴”的字节跳动,越来越不“体面”了
  • 密集调研、调仓换股,基金经理抢先布局全年投资“胜负手”
  • TCL亮相美国CES2023 展示多款Mini LED科技新品
  • 北京:从严控制线下大型活动
  • 今年春运铁路推出便民措施,补票业务环节全面实施电子化
  • 乌克兰“解剖”攻击它的一架无人机,结果震惊了
  • 盘点190家支付机构五次“大考”:138家续展,29家丢牌,20家中止
推荐内容
  • 世界杯70%周边商品来自义乌制造!有商家一个月接上百万个足球订单,也有小旗子商家感慨又卷又淡
  • 涨停板复盘:创业板指冲高回落涨近1% 光伏赛道板块全天强势
  • 市场空间巨大!险资\
  • 景顺长城科技投研军团新年巨献 2023年半导体洞察报告新鲜出炉
  • 反复鸽!法拉第未来再次推迟交付,第三季亏超1亿美元
  • 受通胀拖累 日本11月实际工资以8年来最快速度下降